快速通道

杭州总部地址  杭州市滨江区六和路368号海创基地北楼一层(310053)

Add  1st floor, North Building, Haichuang Base, No. 368 Liu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24小时服务热线  0571-85999833

服务热线  0571-85871535

传真  0571-85304444

网址   www.Ccement.com

English Version  www.cementchina.net

服务邮箱  huiyuan@Ccement.com

投稿邮箱  news@Ccement.com

爆料热线  8969091083    微信同号


董事长 邵俊 shaojun@ccement.com

总经理 江勋 jx@ccement.com   0571-85871587

总编 周利群 zlq@ccement.com   0571-85871513

主编 曾家明 zjm@ccement.com   0571-85871513

编辑 周程 梁爱光 孙蕾 展开

  • 文章内容

2022年前三季度水泥市场运行分析与后市展望

作者:匿名

  2022年前三季度,水泥工业遇到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行业发展难度加大。一季度气温较低,需求整体较弱,二季度疫情强势反弹,需求几近停滞状态,三季度极端高温天气影响,下游需求恢复偏慢。前三季度,水泥价格涨少跌多,整体下行;水泥产量创下近年新低,同时由于煤价相对高位,行业利润大幅萎缩。展望2022年四季度,我们认为水泥行业供需关系相较于三季度会有一定程度好转,水泥价格将会有所反弹,但需求弱恢复下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全年来看,水泥需求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行业效益难言乐观。

  一、水泥需求:基建拉动有限,地产拖累明显,水泥需求大幅下滑

  2022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9%,增速平稳。基础设施投资增速8.6%,持续反弹,其中与水泥密切相关的铁路运输业下降3.1%,道路运输业微增2.5%,远低于基建整体增速,基建对水泥需求拉动较为有限。

图1:2022年1-9月基建增速持续反弹图2:1-9月基建内部分项走势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房地产开发端,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8%,预计1-9月份建安工程完成额同比下降幅度超8%,降幅扩大;施工端看,新开工施工面积处于深降状态,1-9月份同比大降38%。整体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严重拖累了水泥需求走低。 

图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图4:1~9月新开工及施工面积增速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1-9月份房地产投资下降,基建投资拉动有限,水泥需求整体不及同期,水泥产量大幅走低。2022年1-9月,全国水泥产量15.6亿吨,同比下降12.5%,水泥产量创下近十一年新低。分月来看,由于今年开春以来气温较低,需求恢复偏慢,1-2月产量2亿吨,同比下降17.8%;3月份需求开始加快恢复,产量降幅同比缩窄至5.6%;4月份全国疫情比较严重,下游需求几近停滞,水泥产量大幅下降至18.9%;5、6月份后疫情扰因素逐渐褪去,但水泥行业开始进入季节性淡季,需求仍在走弱,水泥产量延续较大降势状态;7-8月份行业淡季运行,水泥产量继续走低;9月份天气转凉后供应放大,加之同期低基数效应,水泥产量同比转正。

图5:2022年1-9月水泥产量创11年新低图6:1-9月单月水泥产量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31个省份中,水泥产量增长和下降的省份分别有1个和30个。河南地区水泥产量实现增长,较去年同期小幅增长2.8%。降幅超20%的省份有4个,分别是贵州、吉林、上海和辽宁,今年以来贵州水泥需求迅速走低,产量大降超30%;上海、吉林地区二季度疫情较为严重,水泥企业生产受限产,水泥产量降幅较大。1-9月水泥行业受房地产下行和疫情扰动,需求走弱,全国其它重点地区水泥产量同样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长三角江苏、浙江和安徽等省降幅均在5%以上,华南地区广东、广西降幅均超10%。而内蒙、福建等地尽管产量有所走低,但幅度均在5%以内,整体变化不大。

图7:2022年1-9月全国各省市水泥产量增速(%)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二、产能投产:2022年1-9月新投产熟料产能1600万吨左右

  据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追踪,今年1-9月全国共投产水泥熟料生产线9条,合计实际熟料产能163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5.8%,新投产能中90%以上为减量置换项目。分地区看,投产产能67.8%位于中南地区、22.7%位于华东地区、9.5%位于西南地区,其中广西4条新投熟料产线,湖南2条,山东、江西和西藏各1条。今年1-9月新投熟料产线相较于同期下降较多,投产进度低于预期,这或与今年以来水泥行业不景气、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有关。

图8:近年来熟料产能投放情况(万吨)图9:2022年1-9月产能投放区域分布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三、行情:水泥价格涨少跌多,价格重心整体下移

  2022年1-9月,全国水泥价格指数走势涨少跌多,价格重心整体下移,截至9月30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报收152.01点,较2021年同期下跌23.67%。具体来看,1-2月水泥行业处于淡季,水泥需求偏弱,行情整体震荡向下;3月份上中旬随着需求好转,价格拐点显现,但步入中下旬后全国多地疫情散发并且愈发严重,下游施工受限,水泥价格跌跌不休,这一态势贯穿整个4月份;进入5月份后,尽管疫情扰动因素基本褪去,但需求依然没有明显起色,价格继续走弱;6-7月份是水泥行业季节性淡季,需求延续弱势,价格持续下跌;8-9月份受原料成本上涨带动,同时需求有所恢复,水泥价格由跌转涨,开启一小波上涨行情。

图10:1-9月水泥价格涨少跌多(点)图11:2019~2022年1-9月各周价格环比(%)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今年1-7月份水泥价格多在下跌,仅在8-9月出现小幅上涨,由于同期水泥价格处于高位,9月末多个省份水泥价格出现同比下跌。其中下跌省份共有24个,多为华东和中南地区,今年以来下游需求迅速走弱,华东和中南等需求旺盛地区受影响较大,价格跌幅较深,其中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江苏、安徽和浙江等七省跌幅均在30%以上。上涨的省份共7个,分别是内蒙、青海、西藏、宁夏、黑龙江、甘肃和山西,除西藏外均为北方地区,其中内蒙古涨幅超20%,这些地区受供应端成本上涨、错峰停窑等影响较大,价格逆势上涨,今年出现了一定涨幅。 

图12:2022年9月末各省水泥价格及同比涨幅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四、进出口:进口熟料大幅萎缩 水泥出口持续下滑

  在水泥、熟料的对外贸易中,中国主要是熟料进口和水泥出口国,其中又以熟料进口为主。2022年1-9月,我国进口熟料763.4万吨,同比大降58.4%,这或与今年以来下游需求大幅走弱、厂家熟料库位整体高位有关。

  今年以来,国际能源危机背景下,海外动力煤价格大幅上涨,这推高了熟料生产成本。1-9月份我国进口熟料均价55.6美元/吨,同比上涨14.4%,熟料进口价格达到了近年来的高点。

图13:2022年1-9月熟料进口下滑58.4%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分国别看,我国熟料进口主要来自越南,1-9月累计进口668.5万吨,同比下降54.3%,占比达87.6%,尽管进口量在下降,但进口比重比去年增加7.9个百分点,同时进口日本、韩国熟料也有较大比重,但进口占比均出现一定滑落,熟料进口进一步向越南集中。

表1:2022年1-9月分国别熟料进口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我国水泥出口量较少,主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2022年1-9月份,出口水泥114.9万吨,同比下降33.3%,预计全年增速仍将维持下降趋势。

图14:水泥出口量出现萎缩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五、效益:动煤价格高位不下,水泥行业效益下滑

  今年1-9月,动力煤价格整体震荡上行,均价远超同期,这给水泥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压力。2022年1-9月动力煤现货均价1270元/吨,较去年同期大涨35.6%。分月来看,1月份受印尼出口禁令影响,国际煤炭市场现货紧张,内盘煤同步上涨;进入2月份,在保供稳价政策指导下,市场情绪转弱,煤价震荡回落,但中下旬后,下游复工复产加快,同时国际局势动荡和“能源荒”,煤价重拾涨势,这一趋势延续到3月中旬左右,其后发改委多次召开会议,加强煤炭市场价格监管,政策持续发力下,煤价应声下跌。5月份后,南方地区雨水充足,水电份额增加,伴随着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煤价整体保持平稳;7-8月份极端炎热天气来袭,电厂日耗走高,煤价整体上涨;进入9月份非煤需求旺盛,叠加主产区受疫情、安检扰动,供应受到一定限制,煤价继续上扬。整体来看,今年以来煤价重心明显上移。

图15:2022年1-9月煤价整体上涨(元/吨)图16:2022年1-9月水泥-动力煤价格差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尽管2022年1-9月水泥价格整体均价仍然高于同期,但成本动力煤价格大幅上涨和水泥产量整体下降幅度较大,1-9月水泥行业利润恐有较大幅度下滑。我们预计,2022年1-9月水泥行业利润率水平在7.7%左右。

图17:预计2022年1-9月水泥行业利润率在7.7%左右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六、展望:2022年后市展望

  1、需求:地产难以企稳,需求较三季度改善有限

  2022年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3.9%,前三季度经济整体增速为3%,多家机构预测四季度GDP增速难超5%,宏观经济较三季度转好幅度有限。尽管今年下半年以来多地开始对房地产进行适度松绑,但“房住不炒”主基调没有改变,房地产市场信心仍较羸弱。目前来看先行指标土地购置面积和新开工仍处于深度下行区间,房地产投资年内企稳可能性不大,预计四季度地产投资的下行仍将对水泥需求形成较大压制。

图18:土地购置面积、新开工仍处深降通道中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基建方面,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陆续出台一系列稳经济政策,包括调增8000亿元信贷额度、下达两批次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督促地方尽快使用5000亿元专项债结转额度等,政策引导下基建如期反弹。截至当前,专项债发行3.7万亿元,发行进度超100%,两批次3000亿元信贷资金业已投放完毕,在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撑下四季度基建投资将继续反弹,基建对水泥需求仍有支撑。但也应该看到,基建项目多为存量项目,同时财政支出节奏有所放缓,基建对水泥需求的拉动作用不宜过分乐观。

图19:2022专项债额度基本发行完毕图20:财政支出速度趋缓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整体来看,尽管四季度基建仍有反弹空间,对水泥需求起到一定提振作用,但地产投资尚未企稳下恐将孤掌难鸣,我们预计四季度水泥需求较三季度改善幅度有限,相较于同期可能仍将下滑。

  2、供应:产能投放或不及预期,错峰力度或有升级

  今年二季度以来,水泥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挑战,行业利润下滑严重,在此背景下,生存是企业第一经营要义。从去年公布的新投熟料产线计划看,今年计划有近5000万吨熟料产能投产,但截至到9月,实际投产产能1600万吨左右,进度仅占全年计划33%,这充分反映了水泥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之大。由于四季度水泥行业需求下滑压力仍大,预计实际投产产能较为有限,供应压力整体可控。

图21:近年来熟料产能整体稳定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从目前部分省份公布的四季度错峰停窑计划来看,错峰力度明显升级,随着采暖季的到来,预计会有更多省份公布四季度错峰计划并加大错峰力度。整体而言,预计四季度水泥供应较同期将会出现一定收缩。

表2:2022年四季度部分省份错峰停窑计划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3、价格:需求支撑不足,价格小幅反弹

  2022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旺季涨价预期落空,水泥价格基本处于下跌状态,三季度需求恢复缓慢,价格上涨乏力。四季度基建仍将发力,需求继续恢复,预计水泥价格将出现反弹,但由于房地产仍未企稳,地产对水泥需求压制因素仍在,需求支撑不足下水泥价格反弹幅度比较有限。由于去年四季度水泥价格相对较高,今年四季度水泥价格均价同比将明显下降。就全年均价来看,预计价格中枢也将下移。

图22:预计2022四季度水泥价格上涨幅度有限(元/吨)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4、效益:煤价高位震荡,利润难言乐观

  目前煤炭保供增产政策继续推进,煤炭日产量保持高位,进入四季度冬季采暖季后,预计煤炭供应将持续增大;需求方面,四季度是用煤旺季,预计需求将呈现增加态势,但保供政策下市场煤流通供应难言宽松,与此同时国内外煤价倒挂严重,预计四季度煤价易涨难跌,将呈现高位震荡走势,水泥企业生产成本压力仍将加大,我们预计2022年四季度水泥行业利润相较于同期将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全年来看预估水泥行业利润率水平在7%-8%区间。

图23:预计2022年水泥行业利润率在7%-8%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网期刊magazine.ccement.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网 www.Ccement.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网www.Ccement.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