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杭州总部地址  杭州市滨江区六和路368号海创基地北楼一层(310053)

Add  1st floor, North Building, Haichuang Base, No. 368 Liu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24小时服务热线  0571-85999833

服务热线  0571-85871535

传真  0571-85304444

网址   www.Ccement.com

English Version  www.cementchina.net

服务邮箱  huiyuan@Ccement.com

投稿邮箱  news@Ccement.com

爆料热线  8969091083    微信同号


董事长 邵俊 shaojun@ccement.com

总经理 江勋 jx@ccement.com   0571-85871587

总编 周利群 zlq@ccement.com   0571-85871513

主编 曾家明 zjm@ccement.com   0571-85871513

编辑 周程 梁爱光 孙蕾 展开

  • 文章内容

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5年重点地区砂石骨料行业运行分析

作者:匿名

在发展中国家,砂石骨料产业在经历了“粗放式”的发展时期后,已然进入快速发展期。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市场容量大,新建基础设施项目多,砂石骨料用量不断增加,国内外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对我国砂石骨料行业的未来十分看好。

  先看一组数据:每平米城镇建筑砂石骨料用量平均800公斤;每公里高速公路砂石骨料的用量为5.4-6万吨;每公里高铁砂石骨料的用量为5.6-8.64万吨,平均7万吨;地铁每公里造价从5亿元上升到7亿、8亿元,北京市的造价甚至超过了10亿元,地铁为地下建筑,比地上建筑砂石骨料用量更大。上述数据来自中国砂石协会,中国水泥网记者近日获悉。

  在发达国家,砂石骨料产业经历了“黄金发展时期”的繁荣之后,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近几年全球经济复苏总体偏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维修项目减少,未来几年需求量将不断下降,装备企业也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在发展中国家,砂石骨料产业在经历了“粗放式”的发展时期后,已然进入快速发展期。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市场容量大,新建基础设施项目多,砂石骨料用量不断增加,国内外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对我国砂石骨料行业的未来十分看好。

  中国砂石协会秘书长韩继先表示,2013年,我国砂石骨料用量达到130亿吨,2014年骨料用量达150亿吨,今年受基建开工不足和房地产市场萧条影响,砂石骨料用量会略有回落,应在140亿吨左右。

  重点地区砂石行业运行情况

  京津冀地区砂石骨料市场

  2015年1-8月,京津冀地区商品混凝土消耗砂石量为2.8亿吨左右。由于骨料的使用并不仅限于商品混凝土,还会被用到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如铁路轨道的铺设,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与石灰等其他材料结合,如砂浆、干粉砂浆中的细骨料重量超过70%等,预计2015京津冀地区商业性砂石骨料的需求量约为5-6亿吨。

  在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关于促进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协调发展的政策指导下,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和冬奥运场馆建设的推进下,有望形成以河北各地砂石矿及尾矿生产的机制砂石为主,以再生骨料为辅的砂石供应产业结构,可为为国内其他类似的城市群的骨料生产基地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

  上海市砂石骨料市场

  上海市2015年前三季度用砂2860.87万吨,用碎石5126.18万吨,共计7987.05万吨。其中第一季度用砂石共计2089.05万吨,第二季度用砂石共计2830.01万吨,第三季度用砂石共计3067.99万吨。

  价格方面,上海市2015年上半年价格逐步走低。2013年产能过剩的消化,波及的不只是2014年,2015年也有所波及。这一产能过剩的现象比较严重,在上海市用量稳步上升的同时,价格还是下降,这说明用量上升速度不足以消化供给。

  上海市的砂石骨料来源绝大部分是从长江中上游经长江运输至上海市,部分由湖州市舟山市等近邻城市由其他河道或沿海水运至上海。上海市砂石价格主要决定性在于长江沿岸整体价格。另外,上海对于全国价格有汇总效应,可以说上海是全国砂石价格的风向标。

  ……

  原文链接: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5年重点地区砂石骨料行业运行分析

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网期刊magazine.ccement.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网 www.Ccement.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网www.Ccement.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